坚持用好“总钥匙” 紧扣“联”字聚合力——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运用“四联”机制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时间:2023-06-12
发布人: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以下简称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市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掌握和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把“总钥匙”,围绕全市发展中心大局,找准联组学习、联手调研、联动整改、联推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持续提升机关党建质量、更好服务基层治理的探索和实践中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一、以联学促交流、凝共识,进一步拓宽谋事析理的视野和思路。工委注重“以机关带系统、以内联促外联”,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学习载体、强化理论互动,把勤学善思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领市级机关系统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的能力、推动工作的本领。常务副书记杨峥为工委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党员,以及市级机关委办局、中央在沪单位、各省市驻沪办、行业协会商会、基层联系点的党员代表上专题党课,就“如何以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直属机关党委举办“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之我见”专题工作论坛,用代表讲、书记评、党员听的形式,推动工委全体党员干部同题共学、同题共研;利用市委主题教育联组理论学习会,以“深刻领会‘六个必须坚持’,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交流发言,与其他兄弟单位互学互鉴、取长补短,探索如何把学思想的成效更好地转化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实践。同时,工委班子成员还充分利用到外地参加会议、接待其他省市来访的机会,就某些机关党建工作的“老大难”“肠梗阻”问题进行横向沟通交流,进一步增加了思维厚度,提升了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以联调强集成、聚合力,进一步提升破题解题的质量和效率。为了让参与主体更广泛、研究内容更聚焦,工委在开展调研过程中,充分发挥层面高、联系面广的优势,主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联动推进,调动各方面主动关切、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持续推动调研向更广覆盖、更多层面、更深层次进行。在“机关党建服务基层治理”调研中,就如何更好发挥机关党建引领作用,有效贯通和连接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为推动机关党建、社区党建、行业党建、楼宇党建“一体化”协同发展寻求破题之策,主动扩大联动调研范围,对象涵盖市级机关系统机关和基层党组织、区级机关工作党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两新组织、事业单位、基层联系点等不同层级和领域,切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同时,持续深化“1+1+X”工作机制,聚焦“机关党建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把市级政策层面的支撑与基层操作角度的意见放在一起碰撞,先后与多家单位机关党委书记、营商环境职能处室党支部书记、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负责人、大中小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各方面在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中遇到困难和瓶颈问题,广泛凝聚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共识;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综合协调部党支部调研时,了解到该单位很多来自长三角周边区域的党员干部生活存在不便,便协调青浦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与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关心支持,合力为执委会的党员干部营造一个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拴心留人环境;在黄浦、宝山调研时,了解到区、街镇、居村不少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的实际工作中创造了很多鲜活的经验,但缺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展示交流的平台,便探索搭建市区两级双向赋能平台,在市级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邀请社区和居村党组织书记与学员深度分享交流如何用心用情服务基层群众,受到欢迎与好评。
三、以联改促贯通、助发展,进一步健全常态长效的机制和措施。工委在全面摸清问题症结、把握各方诉求、理清解题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做细做实“双报到、双报告”“双结对”工作,形成了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建质量、更好服务基层治理、建立跨层级联动机制的初步思路:一是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为主导的市、区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党组织“化零为整”服务基层治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二是立足基层所需、机关所能,加强市级机关与区级机关的资源整合和衔接贯通机制,强化需求对接和精准联动,推动市、区机关在服务基层治理上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三是总结运用机关党建实践中积累的优秀经验做法,推动机关党建与“双路长制”“双结对”“三所联动”等基层治理举措有机融合,优化和完善机关党建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推动机关党建服务基层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四是以党建项目化为抓手,丰富“1+1+X”工作机制内涵,因地、因人、因事推动党建项目落地见效,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接下来,工委将进一步细化问题颗粒度,推出一批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办法举措,推动一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试点先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