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建设

带着责任感情,当好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人

时间:2020-10-27 发布人: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宝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为维护好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工作基础,积极应对述求,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促进了广大退役军人思想总体稳定。

  一、党建引领,协调联动建机制

  建立纵横向工作机制。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与区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信访办建立联席制度,共同落实信访维稳、矛盾化解工作。发挥街镇(园区)、居(村)服务站信访吸附能力,完善常态化联系机制,上下协力,科室联动,共同做好退役军人信访维稳工作。在少数企业军转干部信访处理上,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对策,会同街镇上门对当事人进行告诫和教育,共同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共享党建共建资源。联合建行宝山支行对优抚政策未覆盖到的部分困难“参战参试”、立功受奖人员进行帮扶慰问。与共建单位宝山电信公司签订智能语音、短信服务协议,每逢八一、春节和每名退役军人生日,向退役军人发送节日慰问、生日慰问短信和智能语音,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夯实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完善区、街镇两级服务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评选,夯实服务站建设基础。制定业务手册、服务手册、政策宣传手册,规范业务流程;举办“宝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培训班”“宝山区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培训会”,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

  二、走进基层,调查研究划重点

  俯下身子搞调研。结合区委“大调研”工作,按照“党组领导、科室指导、服务中心具体落实”的工作运行模式,通过走访调研、座谈讨论、现场办公等方式,走进基层掌握情况。2020年1至7月,区退役军人局共收到信访、12345工单、电话咨询等381件;其中市、区转办12345工单58件,市、区转办及来局信访40件,电话咨询283件。认真梳理找风险。排查全区退役军人信访难点问题6个(社保接续、企业军转干部待遇问题、军校学员身份认定、驻区部队清理清退公寓住房、“两参”退役人员身份重新认定、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对退役金调整不理解等问题),重点人员13人,全面建档立卡落实稳控责任。依托基层摸情况。“二级管理、三级服务”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发挥14个街镇(园区)及462个居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属地优势,入户了解退役军人家庭的就业、生活情况。

  三、领导带头,包案化解出实招

  实行重点联系与普遍联系、定期联系与常态走访、上门联系与上网联系相结合。党组书记带头,局班子成员每人重点联系1至2名退役军人,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人重点联系3至5名退役军人。联系对象以功臣模范和伤残、参战参试、烈士遗属、特困退役军人以及信访矛盾突出人员为主。按照“一个案子、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个方案、一包到底”的要求。制定化解方案13个。4名局领导和2名处级干每人包干2个以上化解方案。利用每周局务会、每月推进会,了解化解方案的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目前已落实化解方案12个,攻坚化解率92.3%。立足济难解困、体现尊崇优待,遵循保基本、救急难、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宝山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建立帮扶援助的长效机制,以实际举措帮助困难退役军人排忧解难。

  四、建档立卡,志愿服务暖人心

  建立“一人一台帐”。通过社区党员上门,依托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平台,建立集基础信息、服务需求、数据分析为一体电子台账,动态掌握退役军人家庭的实际困难。结合元旦、春节、“八一”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军休干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等4710人次,发放慰问费323.76万元。提供“一对一疏导”。择优挑选具有从军经历或涉军工作职业背景,政治过硬、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在涉军群体内有一定的感召力,善做思想工作,并愿意为退役军人服务的人员,组建了以14名退役军人为骨干力量的思想工作指导员队伍,发挥他们与退役军人经历相似、感情相近的优势,使之成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机构联系广大退役军人的重要纽带。打造“一域一队伍”。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区、街镇探索建立“老兵调解室”,选配能力强的调解员,构建调解工作机制,聚力推进老兵调解工作。组建成立宝山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大队和街镇(园区)志愿者服务中队,每年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让广大退役军人融入到社会志愿服务事业,传播正能量,为建设和谐美好的新宝山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