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机关动态
上海市市级机关:把群众“心上事”当成“上心事”
时间:2025-03-10 发布人: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

近年来,上海市市级机关各级党组织立足机关单位职能定位,开展“治理攀高峰,机关当先锋”行动,着力构建“市区机关联动在基层、治理资源整合在一线、人民群众满意在心中”的机关党建服务基层治理新格局。

把群众“心上事”当成“上心事”

 ——上海市市级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开展“一个支部一件实事”活动

全市16个区的143家标准化菜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跨省”办理婚姻登记超两万多对;249个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接入“一网通办”平台,其中144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一项项利民举措、一桩桩民生实事,背后是上海市市级机关着力推进“一个支部一件实事”落地开花结出的累累硕果。

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常态化长效化,上海市市级机关各单位党组织在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和“四强”党支部建设中,持续开展“一个支部一件实事”活动,推动基层党支部深入一线扎实开展调研、回应群众关切、服务基层治理。

推动普惠共享,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每天上午9点多,70多岁的蒋柏英都会把2岁半的孙子送到家对面的社区“宝宝屋”,腾出手来忙完家务,中午前再接孙子回家。这样的生活已持续好几个月,蒋奶奶感觉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老伴腿脚、视力都不好,我每天要做三顿饭。把孙子送到‘宝宝屋’,有专业保育员照看,我们很放心。”

让蒋奶奶赞不绝口的“宝宝屋”,设在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2022年,江宁路街道率先建成了全市首批3家社区“宝宝屋”。 

落实“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是市教委托幼工作处党支部的“一件实事”。托幼工作处党支部牵头多部门紧密联动,打造超大城市托幼服务“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科学、多样化的集中照护和育儿指导服务。据悉,2024年,全市新建、改扩建30所幼儿园全部按时完工,新增社区托育“宝宝屋”托额9034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5155个,“宝宝屋”街镇覆盖率接近100%。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市级机关各单位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美好生活更有保障。

遍布城乡社区的妇女之家,是妇联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重要阵地。市妇联组织部党支部走进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妇女之家开展调研,回收5506份调查问卷,广泛倾听和收集意见建议,聚焦妇女之家主责主业、工作品牌等方面,形成“同题共答”机制,联动推进妇女之家服务能级实现突破跃升。

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党支部紧扣提升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的初心使命,以职工“娘家人”为立场,完善梯度帮扶制度体系,健全低收入岗位监测机制,持续推进互助保障、就业服务、对口援助等专项工作,切实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

聚焦急难愁盼,社会服务可感可及

办好民生实事,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如何把实事办好、难事办妥?

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七支队党支部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推动一批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将“有无犯罪记录证明”事项的办结时限从“三个工作日”压缩至“24小时”;实现“居住证办理”“文明养犬”等“一件事一次办”……

 

从解决“一个问题”,到优化“一类服务”。聚焦公安政务服务中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七支队党支部不断深化“‘智慧好办’金牌服务”实事项目,组织党员干部以群众视角沉浸式体验高频事项办事流程,从群众感受度出发,优化办事条件,扩大服务范围。

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让群众“心上事”真正成为党员干部“上心事”。市级机关各单位党组织扎实推进流程再造,用实打实的措施、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成效,让老百姓的办事体验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围绕近年来群众关切、社会关心的“家门口”看病问题,市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党支部坚持眼睛向下,深入基层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从基层家庭医生的一线实践中找方向、找思路、找办法,进而针对性出台医保赋能基层15条措施,有效助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的讨论较为热烈,支部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在充分调研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将‘取卵术’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药服务管理处党支部书记许宏表示,此举为全市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群众减轻了负担,推动公共政策与民生期盼“双向奔赴”。

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出新出彩

 “我们是共产党员,怎么会有带着党员徽章的骗子?”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设施管理处党支部李欣的话,让黄浦区大同花园小区的居民打开了家门,也解开了心结。

原来,在燃具连接软管更换项目中,大同花园一户居民坚持认为“免费的都是骗人的”,多次拒绝安装人员入户。李欣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陪同燃气公司员工再次上门,顺利完成金属软管更换的同时,也获得居民的点赞与好评。

 这是市级机关各单位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聚焦基层治理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牵着社会发展。市级机关各单位党组织始终秉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全力以赴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设施管理处党支部与区燃气管理部门、燃气企业党组织开展燃气行业“为民办实事”项目党建联建,共同建立会商机制和协作机制,变“分头推进”为“协同作战”;与物业、民政等相关部门开展党建联建,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指导燃气企业形成“错时上门”“蹲点上门”“看灯上门”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入户成功率。

一张小小的休憩座椅,饱含着将人民捧在手心里的温情,也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委统战部直属机关党委党支部牵头推进500处公共空间座椅的认捐认养,与市绿化市容局建立“同心共美”机制,推动各区委统战部门党组织将认捐认养座椅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实现市区联动、同向发力,打造“一座可以坐得下”的城市。

来源:“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