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机关先锋
【机关党建优秀案例】“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精选(十九)
时间:2024-07-09 发布人: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

编者按:近年来,上海市市、区机关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要求,立足机关单位职能定位,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实践中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优秀工作经验。

为总结经验做法,促进交流借鉴,着力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面向各单位征集了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工作案例,于公众号陆续推出。这些案例,是各单位机关党组织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中的积极探索,是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有力举措。希望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好地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提供有益帮助。

 

以“优资汇智研训一体”解课后服务教师成长之需

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党总支第三党支部

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党总支第三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抓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转化,以“优资汇智研训一体”的培训实践,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助力“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地。

瞄准需求,研判实施对策。为满足课后服务教师提高课后服务教育质量的需求,在市教委、市科协的指导下,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实施上海市课后服务教师培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着眼于汇聚优质资源,注重一体化布局、精准化施策,为本市课后服务教师提供立体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发展支撑,助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广学深研,创新设置培训项目。针对课后服务“突破标准课时”“跨越学科课程”“走出传统课堂”等新挑战,2023年,设置“综合素养提升”“素质教育教学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项目专业实践”“资源整合运用”等4个专题的培训,着力提升教师项目实践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融通社会资源能力。2024年,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大趋势,设置科技、信息、数字化思维、跨学科教学、社会资源运用和项目设计等方面培训项目,通过线上线下优质内容输出,帮助教师提升综合素养与教学能力。

学用结合,推动成效落地。2023年,组织全市16个区近5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线上16课时、线下25课时的培训。2024年,新推出的10个培训项目吸引全市500名教师参训,目前已完成线下实践培训和研学活动。按照“项目易学、材料易得、返岗易教”目标组织培训,切实提高参训教师理论知识运用能力。教师们结束培训回到各自学校后,广泛开展丰富的学生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及项目化实践等综合性活动,使课后服务真正成为培育学生个性发展的时空。

下一步,党支部将持续满足课后服务教师“提升自我、成就学生”的需求,积极探索广学、深研、智行的支持平台,助力教师成为学生全面发展领路领航,让课后服务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增能。

 

 

党建引领惠民生,凝心聚力办实事

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对口支援处党支部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吉角村坐落于嘉措拉山上,海拔4850米,是全县海拔最高的村庄,共有37户143人。当地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年均在零度以下,群众患病率高;群众用水、用电存在困难,不适宜居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提出的“坚持不懈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指示要求,围绕“中央要求、当地所需、上海所能”,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党建引领、靶向赋能,着力打造拉孜县吉角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

充分调查研究。先后2次赴拉孜县查务乡吉角村,通过全方位的调研、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搬迁牧民实际需求,会同杨浦区、拉孜县以及上海援藏干部联络组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体搬迁、新村规划等方案,切实解决吉角村群众的生存、生活问题。

统筹规划设计。聚焦“稳得住、能致富、强生态、可固边”总体目标,将搬迁后续就业、产业发展与搬迁安置一并谋划,在上海市对口支援“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中予以重点优化和设计。在设计上,融入民族特色文化,突出藏式民居风格,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归属感;在产业上,拟引入沙绢手工羊绒、沙县餐饮等商户入驻,促进当地就业;在配套上,规划建设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党建服务中心和社区睦邻中心,形成集“党建、居住、医疗、商业、就业”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和美”小区。

持续稳步推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同当地以及援藏干部联络组严格执行月报制度,每月了解项目进展、资金使用情况,扎实推进项目实施。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组织群众代表参加室内样式自选会、参观样板房,用实实在在的工程质量反映搬迁群众对新生活的期望。同时,通过党建引领,引入杨浦区人民城市建设先进理念,在吉角村试点村委、物业、商业综合体共同参与的“三驾马车”管理模式,开展“共商、共治、共建”的探索,打造适应本土的睦邻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