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机关先锋
【志愿服务】公益+,志愿服务添“益”彩——公博志愿者在行动
时间:2024-01-10 发布人: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

上海公安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基地自2000年组建以来,不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传承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推进博物馆社会化融入和实践。目前,拥有一支以大、中学生为主体,公安民(辅)警、社会人士等共同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

近年来,结合不同时间节点,积极打造“公益+”志愿服务理念,深挖志愿者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密切警民关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窗口和阵地!

作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上海市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成员单位之一,上海公安博物馆深挖馆藏红色资源,积极培育红色文化宣讲志愿者。在馆内积极为观众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通过公益讲解、红色诵读等方式,因人施讲,将展品背后蕴藏的丰富红色基因潜移默化地植入红色文化宣讲中。此外,近年来依托新媒体平台,将志愿服务由“线下”向“线上”延伸,志愿服务辐射面更广、更立体。结合上海公安博物馆红色教育读本《火红印迹》在上海公安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易班博雅网等平台,上线《声音的力量——100秒听红色故事》线上专栏,丰富红色文化宣讲形式,进一步讲好上海公安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同时,上海公安博物馆作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将各类科普项目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开设“模拟酒驾试验”公益科普互动项目、《萌警“云”学堂——周末“益”起学》线上公益课堂等,丰富市民群众和中小学生的业余生活。

跨界合作创新多

结合场馆公安属性,将志愿服务与安全防范宣传、志愿者专业特长等有机融合,跨界合作,拓宽志愿服务模式,创新公益活动形式。

由上海公安博物馆专家师资与文艺志愿者原创的反诈评弹《当“老师”来电话》,通过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评弹文化与反诈宣传有机结合,经多次打磨脚本,反复研读,目前已多次走进社区、校园、企业等开展特色反诈宣传活动。

此外,来自上海海事大学海笑相声社与子兮话剧社的志愿者们也将安全防范宣传融入了相声和话剧中,连续两季的“博物馆里说相声”公益项目在线上线下均反响热烈。

同时,各高校志愿服务分队从自身专业出发,设计开发专项志愿服务,如:上海政法学院蓝盾志愿服务团队,在国家安全日、国家宪法日、全国科普日等节点,开展专项公益普法活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设计专业的志愿者,结合博物馆馆藏品设计了一系列富含博物馆特色的纪念印章,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后续将配合场馆各类主题宣教活动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自主管理显成效

近几年,上海公安博物馆不断探索志愿管理新模式,将部分项目管理主体向志愿者倾斜。

一方面,将排班、考勤、汇总等日常工作管理主体调整为志愿服务分队队长,采用“轮值制”管理,加强各志愿服务分队间横向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队综合实力。

另一方面,采取“项目制”管理,试点项目制志愿服务模式,并由专人负责公益项目的策划、执行、验收等,进一步增强志愿服务团队归属感、责任感,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多项专项公益项目。

上海公安博物馆作为志愿服务组织者,不断完善志愿管理制度,始终立足场馆资源、发挥场馆优势,开发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岗位,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培训、拓展等活动,旨在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拓宽自身知识面。也希望志愿者们在这个平台上,绽放青春“益”彩,挥洒奉献的汗水,收获成长与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