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四福院)把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更高目标纳入到单位长期发展规划,全院聚焦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人民城市建设”的要求,通过夯实基础管理、拓展服务内涵、履行社会责任,做到文明创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满足新形势下机构发展需求和养老多元服务需求的同时,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养老服务工作的互促共进、双向提升。
四福院2004年取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且持续贯标至今。2020年通过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并取得了“上海品牌”认证、服务认证。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家模范养老机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等荣誉称号。
01
群众向往的美好精神家园
党建引领,助推文明创建
思仁爱
建立健全“党建+文明创建”机制,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内容,以“主题党日”“红色诵读”“行走的党课”“沉浸式慕课”“党员悦读课堂”等形式开展讨论交流、理论学习活动。
见贤思齐,选树先进典型
思责任
积极开展模范先进学习宣传、点赞推选等文明实践活动,为文明单位创建提供道德滋养,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要求,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结合近年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期间涌现的先进榜样、动人事迹,主动在防疫一线岗位上挖掘好人好事、动人事迹,定期推送、大力宣传,激励干部职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焕发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
守正创新,筑牢文化根基
思创新
在兼顾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形成新的节日习俗。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因地制宜,借助院内环境布局,打造怀旧集市、文化游园等节日特色活动场景,营造浓郁传统节庆氛围,以新活动载体满足精神文化需求,陪伴服务对象和职工度过一个个印象深刻而又极富情怀的节日。
02
行业领先的长效管理模式
学标贯标,带动全域提升
四福院申报的“上海机构养老服务安全标准化试点”项目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第七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立项批准。以此为契机,四福院主动搭建平台,面向全市养老机构持续开展业内首个强制性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GB 38600)的贯宣培训工作,多次为全市部分养老机构同仁分享了四福院在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在服务安全方面的实践经验。
DIY贯标学习随身卡
对标优化,聚焦环境管理
在上海品牌认证、服务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因素法律法规辨识评价、重大环境因素识别、环境管理相关标准文件编制工作,构建形成了单位环境管理体系架构。
节能降耗,服务提质增效
积极推动节水节能单位创建,启动“智慧水务”“新能源及电能系统”等项目对接,与部分能源单位在排水供电保障、环境治理等领域实现平台数据可链接可导入。
03
凝聚合力的前沿服务阵地
依托共益资源
引领志愿服务新风
为充分整合和活化志愿服务资源,四福院升级打造“创益星志愿服务社”,根据志愿者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将院内志愿服务队伍划分为四大社团,形成以四福院为核心的“卫星式”志愿服务资源布局,强调打破行政划分和地域划分的局限性,将碎片化的志愿资源整合起来,使所有志愿者能够在志愿服务中迅速响应,实现“人尽其用,各展所长”。创益星志愿服务社2022年获批成为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坚持同创共建
打造市区联动范本
2022年,四福院与松江区民政局举行结对共建,首次提出“一局一院”的共建目标,旨在积极搭建共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载体,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现已陆续为松江区的部分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组织送去了侧重社工实务操作的“社工第一课”、侧重实景分析的养老服务安全“九防”规范培训,并选派相关人员为松江区参加全市养老护理竞赛的选手进行技术指导。
文明单位创建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深耕细作、久久为功。近期,四福院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动员会,再一次动员全院职工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鼓舞全员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积极投入到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全院的整体文明程度,促进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的长足发展,为打造和谐四福、文明四福而始终不懈奋斗!